通知:各新老客户,接运营商通知,近期通道检查,暂停发送各类营销、活动促销、广告等信息,请大家暂停发送。

税海弄潮争一流 征纳和谐写春秋

 ◆本报记者 文明  通讯员 陈赣

图片12.jpg
长沙县国税局领导深入企业调研,面对面了解纳税企业的需求

拥有“三湘首善”美誉的长沙县,去年完成财政总收入75亿元,增长43%,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评比中,分别位居第25位和第31位,均居中部第一,并再次荣获“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称号。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县域经济的快速崛起,与全县税收收入稳步增长所作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记者来到位于星沙的长沙县国家税务局,只见一栋6层高的大楼矗立在眼前,迎风飘扬的国旗和高悬的税徽、宽敞明亮的办税服务厅、环境优美的园林式机关院落、整齐有序的车辆停放,给人一种既庄严肃穆又温馨如家的感觉。
        近年来,在省、市国税局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长沙县国税局坚持“建好班子、带好队伍、强化征管、争创一流”的治局思路,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始终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国税形象进一步提升,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面对高基数、高增长的压力,税收收入争创“稳步增长”
  
        长沙县国税局成立于1994年9月,2008年7月起与新设立的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税务局合署办公。现有干部职工247人,设有13个科室、1个稽查局和星沙、黄花、暮云3个税务分局,主要担负着辖区内19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18989户纳税人的国税征管。
        县国税局成立之初,全县国税收入只有1.3亿元。县局成立10周年时,全县国税收入也才7.3亿元。最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大发展,全县国税事业长足进步,税源日益拓展,收入节节攀高,保持了税收收入高基数上的稳步增长。
        这是一份令人惊叹的成绩单:
        2006年至2010年,税收收入从113755万元增加到360494万元,年均增长达30%多。其中县级税收收入从2006年的106095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345991万元,年均增长33.8%,占全县财政收入的近50%。
        “十一五“期间,全县共实现各项税收113.33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其间连续几年实现新的突破:2006年实现国税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2007年达到16.6亿元,2008年破“2”,达到23.7亿元。
        2009年,尽管经济税源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县国税收入依然“全线飘红”,全年累计入库各项税收225092万元,圆满完成市局年度调整任务,同比增加58882万元,增长35.43%。。
        2010年,全局累计完成各项税收360494万元(不含车购税),同比将增收92720万元,增长34.63%,为长沙县“领跑中西部、进军二十强”目标的逐步实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截止今年5月底,全县国税累计入库各项税收258429万元,为年度计划的59.51%,同比增加104668万元,增长68.07%,提前一个月实现了全年税收收入过半的目标。
        漂亮成绩单的背后,是县国税局全体干部职工勇于创新工作思路,创新管理机制,创新服务体系,锐意进取,大胆实践的坚实足迹。
  
        坚持“应收尽收”,确保颗粒归仓,日常征管争创“科学规范”
  
        “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是县国税局认真贯彻落实“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宗旨始终坚持的原则。近年来,该局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积极推进依法治税,严格税收征管,有效地促进了税收与经济协调增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强化征管机制建设,县国税局建立健全了《征管工作考核办法》、《税管员工作职责》、《个体工商业户税收管理办法》、《个体协税护税管理办法》、《发票和税控器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活化部门联动机制,由县委、县政府牵头建立了“政府组织领导、税务依法征管、部门协作配合、司法监督保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综合治税体系,不断完善协税护税工作,增强了整治行动的执行力。
        积极完善良性互动机制,深入开展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工作,是县局为狠抓增收工作的重要方法。
        近年来,县国税局在先后面对冰灾、金融危机和结构性减税政策等复杂经济环境的影响下,不断深入开展税收分析预测,把握收入主动权;针对性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中小税源企业的纳税评估,稳步推进宏观互动工作,共查补税款29115.37万元。其中评估1241户,查补税款20757.43万元;稽查211户,查补税款8357.94万元。
        在2008年、2009年全市系统组织的“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劳动竞赛活动中,该局分别名列系统第一和第二。
        合理调整征管机构职责,创新税收管理员制度,在科学划分管理对象的基础上,推行区域与行业相结合的专业化管理,重点加强出口退税企业、房地产企业和汽车经销、汽车配件企业的征管,是县局为确保增收采取的又一举措。
        2010年,县局将三一集团、长丰集团、中联集团3家大型企业、汽车生产企业和全部出口退税企业纳入管理一科管理,全局在册的房地产企业纳入管理二科管理,中南汽车世界、星沙汽配城的一般纳税人,以及星沙范围内所有汽车经销企业纳入星沙分局管理。分类管理实施以来,各类税收同比增长较大,其中房地产行业增幅最大,全年累计入库税收11995万元,同比增收5893万元,增长96.57%。
        集中力量狠抓个体税收征管,规范行业定额调整、起征点以下户管理及以票控税等工作,是县局狠抓增收的另一亮点,为确保个体税收明显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在2006年,长沙县国税局就积极推进个体双定工作,将全局辖区规划为16个社区、16条街道(路段)和2个市场,然后按照行业分成细类12类,82种,路段系统设置了3档,经营方式设置了3档,由计算机公平合理地自动生成每一户纳税人的应纳税额。
        2010年,县局对所辖集镇、大型市场范围内经营工业原材料等14个行业,以及所有工业性生产加工业经营户的月税额标准进行了行业调整,全年个体双定户增加近200户,月定额增加了5万余元。将食品加工、家电、摩托车经营、汽配加工等行业的经营户,逐步纳入建账户管理,全年建账户增加了140户。全年个体税收同比增长23.49%。
        县局还与地税、财政及当地乡镇协商,出台了有关评税定税办法,全面清理漏征漏管户,规范个体评、定税行为。
        相继组织了针对星沙汽配城、中南汽车世界的专项清理,查补税款100多万元,每户月平均税负达到400元,有效改变了两个市场办证率低、双定户低、定税额低的“三低”状态。
        2010年,在全市系统征管工作会议上,县国税局“强化管理、深入挖潜,努力实现税收征管工作的新发展”的工作经验得到推介。
  
        “集成办公系统”、“短信服务平台”各显神通,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增强
  
        “以前,要搞清纳税人用票是否存在异常,常常既要查看税收综合征管软件、电子定税系统,又要翻阅纳税申报资料,并反复计算、比对半天,还时有纰漏。如今有了发票数据分析软件,只需鼠标轻点,纳税人每月用票情况就以报表、图形、文字等形式一览无余地展示出来,让异常情况无处可藏!”说起信息化建设给国税征管工作带来的便利,长沙县国税局一位税收管理员感同身受。
        现代化的税收管理模式向信息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县国税局积极适应征管工作的需要,组织专业人员开发了多个软件系统,其中“集成办公系统”,将大部分日常常用系统整合到一个界面,开通了收发短信息、发布通知等功能,方便了内部的信息传递和工作联系;“网上签到系统”,通过外接摄像头实现签到,既简便快捷又节约经费,对加强劳动纪律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企业短信平台和多个行业QQ群的开通,开辟了信息化服务税收征管的新途径,促进了日常征管和纳税服务的科学化和高效化。
        县局选择“湖南联通集团短信平台”进行推广应用,给纳税人群发短信;同时,在集成办公系统中增加了纳税人电话管理模块,可以迅速地查询、导入、导出电话号码,并分类复制到联通公司的短信平台,从而在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架起了一道更为便利的沟通桥梁。
        “我们企业的一些会计身兼数职,往往总要拖到申报期的最后一天才来办税,稍不留意就逾期要受处罚,经常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自从有了税收服务短信平台后,经过办税人员的短信及时提醒,现在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发生了。”一位来县国税局办税的企业员工告诉记者。
        依托短信平台,在每年4月份的税收宣传月活动中,县国税局及时向辖区内的纳税人发送税法宣传月活动的信息,重点宣传“税收、发展、民生”的主题,及普通发票和专用发票真伪识别等知识,受到广大纳税人的好评。
        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科技优势,县国税局全面推进多元化报税,简化办税程序。在个体工商户中推行银行划款,即简易申报;对全体一般纳税人推行网上报税。目前,实行网上报税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达到1823户,推广面达到97%。多元化报税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减少了往返税务局排队等候时间,大幅度提高了征管效率。
  
        创建“全国巾帼文明岗”,“两帮两促”为企业排忧解难,纳税服务争创“优质高效”
  
        长沙县国税局牢固树立“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理念,坚持“纳税服务零距离、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流程零障碍、服务咨询零收费、服务对象零投诉”的优质服务目标,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更多地站在纳税人的角度来完善纳税服务的内容和措施,为纳税人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热情的服务。
        一名国税人就是一个窗口;一个办税服务厅就是一面旗帜。
        目前,办税服务厅按照“一窗通办”的要求,设置了5个综合服务窗口,负责全县1880户一般纳税人和星沙、湘龙、泉塘三个街道办事处2500多户个体工商户的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及发票发售、缴销工作,掌握着全局95%以上的税源。
        办税服务厅推出了提醒服务、延时服务、限办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导税服务、一站式服务、首问责任制、挂牌服务、局长值班制、重大投资项目绿色通道、老孕残绿色通道、一窗式综合服务等举措,最大限度地方便纳税人。
        为使纳税人在办税时真正体会到“进门有亲切感,办事有高效感,缴税有荣誉感,出门有自豪感”,县局投入数百万元用于大厅环境的改善。相继在大厅内设置了办税流程图、滚动电子屏幕、触摸式显示屏以方便纳税人办税和查询政策,添置了桌椅沙发、笔墨文具、茶水药品等便民设施,开通了排队叫号服务系统,设立了自助服务区,提供宽带上网查询、打印复印资料等自助服务。同时通过与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联系,在办税服务厅邻街路面划定了免费停车区间,既方便了纳税人停车,也避免车车辆的乱停乱放,把办税服务厅建成了纳税人温暖的家。
        大厅用心服务,文明征管,得到了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和一致好评,成为县局优质文明服务的形象窗口:2005年至2007年连续3年被评为市局“四优文明单位”;2006年荣获“市级文明窗口示范单位”;2009年被省局授予“四优文明单位”;2010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今年“七一”前夕,大厅支部被市局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5年、2008年,县局相继被授予“市级文明标兵单位”和“省级文明单位”,大厅作为县局的服务窗口,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开办纳税人学校,开通涉税企业QQ群,召开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座谈会,开展“两帮两促”活动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是县国税局优质服务的创新。
        作为税收政策的执行部门,县国税局一方面坚决执行县委、县政府关于招商引资的各项决策,积极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税收政策服务,如保证涉外企业、双高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到位,加强“落地”户的管理和后续服务,为外来资金的涌入和外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税收环境。另一方面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切实做好本土企业的政策服务工作,努力培植新的税源增长点,促进了本土企业的长足发展。5年来,共减免退税6亿多元。2006年,“两税”年纳税1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54户;到2010年,“两税”年纳税100万元的企业增加到172户,增长了3倍多。
        2010年,县国税局在“两帮两促”活动中对口联系长沙建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工作组多次深入该企业,了解企业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当了解到企业一直使用万元版增值税专用发票,在与外单位往来结算时非常不方便的情况后,及时给企业办理好了十万元版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审批手续。同时,积极协调公司与中联浦沅的合作关系,解决了企业资金周转的困难。
        通过工作组的帮扶,长沙建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经营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也明显上升。企业销售收入由2009年的1.5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2亿元,2009年缴纳增值税395.39万元,2010年缴纳增值税586.59万元。
  
        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人为本聚人心,队伍建设成绩喜人
  
        近年来,长沙县国税局认真做好领导班子建设、干部素质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三篇文章,努力锻造素质过硬、勇争一流的国税干部队伍。
        管理学上有一句名言:一个错误的决策100个行动也无法挽救。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班子整体能力和决策水平是关键。近年来,县局6名班子成员注重大局讲政治,注重协调讲团结,面对繁杂的工作任务,坚持全局一盘棋,上下一个调,带领全局党员干部,实现了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注重实践讲学习,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基层分局,定期深入基层调研,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近年来累计下基层调研50多人次,撰写的调研文章被省市局采用10余篇。注重垂范讲自律,时刻警醒“慎独、慎言、慎行”,做好干部的表率,赢得了党员干部的信赖和上级的认可。2005年至2008年连续四年被省局授予“优秀领导班子”称号;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在全县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中均名列垂直管理部门前三;2008年初全市系统国税工作会议上,该局“带好队伍、凝聚活力,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各项工作”的经验得到推介;今年该局党委被省局授予“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一个集体没有精神支柱就是一盘散沙,一支队伍拥有共同的目标才能战胜一切。局党委始终注重各个层面、各个岗位先进典型的树立和宣传。近年来,相继在全局选树“爱岗敬业奉献”的模范典型,开展“好支部、好书记、好党员”的评选活动,举办“爱局爱税收”主题征文演讲比赛,将一批有代表性的优秀集体和个人推介出来,激发大家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积极性。
        2008年,为确保“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取得成效,县局党组决定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争先创优竞赛活动,其中一项重要的评选内容就是邀请纳税人投票评选“优质服务明星”。评选活动将办税员的执法水平、工作质量、服务态度优劣的评判权交给了纳税人,受到纳税人的广泛欢迎。活动开展3年来,共评选出了6位服务明星,在大厅产生了良好的激励效应。
        “为政之道,惟在得人”,“人是第一生产力”,县局班子深谙其理。近年来,他们确立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在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方面大做文章。
        在2008年全市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该局“贴近实际以人为本,做好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得到推介;2009年初全市国税系统工作会议上,该局“创新观念、激发活力,努力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经验得到推介。
        据统计,5年来,全局共组织各类业务培训50余次,全局性考试5次。2007年在省局组织的“六员考试”中,县局被列为抽考对象,荣获市局系统第一名;2008年选派5名干部参加市局新企业所得税法竞赛,获得团体第一、个人2人进入前十的好成绩;后又有2人进入市局代表队参加全省系统抢答赛获得团体第一。
        “公生明,廉生威”。作为省局党风廉政建设联系点、全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近年来,长沙县国税局将加强廉政教育、健全监督体系作为廉政建设的基础工程,作为提高队伍政治素质的重要一环。
        立足“纪检日活动”,开展多形式的教育。如组织干部到省女子监狱参观、组织观看反腐科教片、以科室(分局)为单位进行学习讨论等,教育干部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做到警钟常鸣。
        同时,开展不定期监督活动。一方面,聘请来自社会各界的特邀监察员对全局廉政工作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开展“万卷问形象”活动,向纳税人调查干部执法和服务情况;开展“双评”调查问卷活动,评选执法工作最优和最差部门。近年来,通过各类调查问卷,该局满意率均高达98%,在社会上树立了廉洁从税的队伍形象。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县局努力创新形式突出国税廉政文化建设,相继开展了征集廉政春联短信活动、在机关办公室悬挂廉政宣传书画、创建廉政文化长廊、设立“廉政网站”、组织“开心讲廉”知识抢答赛、举办“廉政在我心”大型文艺晚会等。其中“开心讲廉”知识抢答赛由于形式新颖、反响较好,被市纪委借鉴,与市公共频道合作创办了一档名为“开心讲廉”、融廉政教育与娱乐性合一的综艺类节目。
        近年来,县局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得到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好评,被市纪委、市监察局授予“长沙市廉政文化建设‘六进’活动示范点”光荣称号;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自1998年以来,全局未发生一起重大违法违纪事件,连续13年保持廉政事故零记录。
        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盘点税海弄潮路上的耕耘与收获,长沙县国税人备受鼓舞,那是他们心血与汗水的果实。他们倍感自豪,他们用“为国聚财、为民执法”的辉煌成就,为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送上了一份厚礼。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争当排头兵,领跑中西部,进军前十强”的新征程上,长沙县国税人正以饱满的热情、无私的奉献,为推动“三湘第一县”国税事业的科学发展,加快全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谱写着一首雄浑壮丽的新诗篇。

 

 

关于易信通 | 用户须知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140012120    MSN:easysms@msn.cn   Email: extsms@foxmail.com
  客服热线:15336880338  传 真: 0571-88085605
浙ICP备1200637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