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瞿媛媛 孙殉华
优质服务是供电企业的生命线。近年来,沅江电力局践行“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的服务理念,为提高营销管理水平和优质服务水平,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提升服务质量,赢得了广大客户的高度评价和尊重。科技创新篇:营销新招暖桔城
该局突破传统的营销管理思维定势,在营销领域里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率先推广智能集抄系统。传统的抄表模式已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管理弊端,如抄表易发生差错、欠费停电方式原始、故障表计与窃电不易发现等问题。沅江电力局领导审时度势,决定通过成熟的智能集抄技术,率先在县局全面推广智能集抄系统。2010年9月,该局首先选定企业家公变、晓岛家园公变等2个小区120多户实行试点,通过实现自动抄表、远程停复电和客户用电在线监控,达到了减员增效、台区降损的建设预期。智能集中抄表系统的成功上线运行,触发了该局营销管理变革,不仅从技术层面解决了抄表不到位、估抄、漏抄等系列违章危险点,优化了营销管理工作质量,同时防患了窃电等隐患。
开通短信平台系统。电费通知送达难、电话或上门催费难、欠费停电告知难等已成为客户和营销人员抱怨的焦点话题。为进一步提高营销管理效率和供电服务品质,该局充分利用移动短信平台产品,率先开通电力短信平台,为客户提供各类短信服务。95598远程坐席人员是信息发布的操作员。对于计划检修停电,坐席人员会提前7天通知各社区负责人。客户电费通知则在电费发行1天后进行发送,每月10日至30日发布欠费信息。截至目前,该局共发送停电信息1238条,电费通知信息8900条。特别是在今年有序供电期间,共发送短信2300多条,及时将有关拉闸限电信息传递给政府领导、客户、乡镇及社区主要负责人,有效化解了矛盾,争取了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
创新新型缴费方式。为满足广大用电客户方便快捷缴费的需求,该局不断创新非现金缴费方式,先后开通了邮政代收、自助终端缴费、网上批量代扣等缴费方式。2010年,该局联合中国银行益阳分行,开发了“居家安心卡”,其“足不出户、轻松缴费”的优势,赢得了广大电力客户的青睐。并联合沅江市移动公司,推出了手机缴费产品,主要面向公务员、企业员工和私营业主等客户群体。让客户一条短信便可轻松完成电费查询、欠费缴纳等服务,让忙碌的客户可以随时、随地、快捷完成电费缴纳。目前,共有1200多名客户选择了手机缴费,累计缴费26.54万元。
惠农工程建设红火。该局目前正在进行的惠农项目建设总投资达3000多万,共有46个村将受益。全市首批20个电气化村中,首个进行改造的四季红镇投资900万元;为民办实事13个村投资500万;农村配网建设25个村,投资1200万;城网建设投资1000万。改造工程包括上变压器,安分段开关,实现分段互联,改造10千伏电路等。为确保施工进度如期进行,该局专门成立农配网、城配网施工项目部,加大施工力度,规范施工流程,确保年底完成施工。实现“电力惠农,服务三农,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总目标。优质服务篇:“五走进”活动点亮魅力之光
自2008年5月以来,该局持续开展“走进企业、走进园区、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作业现场”的优质服务活动,不断深化“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方针,以温暖的服务,传递供电热情,用实际举措将优质服务传递给每个客户。
走进企业,服务赢市场。2008年以来,该局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主动上门走访企业280多次,征求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企业需求,解决其实际困难和问题,主动为客户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使服务更加贴心。如南方水泥厂、金太阳纸业等用户,在企业试生产期间,由于开工不足,该局引导客户在基本电费结算上选择按最大需量结算,降低15%至30%的基本电费。
走进园区,服务促发展。该局紧贴政府政策导向,多次走进园区,开展业扩报装前置服务,提前规划,积极满足园区用电需求。不少外地客商不远千里来到沅江市投资办厂,其中重要一条,就是他们看中了这里优越的供电条件和高效优质的电力服务。超强供电“吸金”力,吸引了辣妹子、南方水泥、中联重科、琼泰制衣等一大批企业先后落户沅江。
走进社区,服务暖民心。该局在社区集中位置设立统一的用电宣传栏,对社区客户提供信息告知、用电宣传、安全检查、电价政策等服务项目,贴近与客户的距离。还开展“青春光明行”青年志愿者优质服务、“倾情服务孤寡老人”等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扶贫助困、爱心助学,并为孤寡老人免费上门安装电表。
走进乡村,服务惠民生。沅江旱涝灾害季节性明显,该局多次组织供电所员工深入乡村田间,保证乡村抗旱排渍的用电。并积极争取农网改造资金,提高农村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东南湖农场的电网设备因体制问题长期未进行改造,该局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终于纳入了今年的改造项目,解除了农场10000多户百姓的心病。
走进现场,服务亮品牌。通过走进作业现场,及时了解员工应急响应程度,加强对抢修服务受理、出发、到达、修复、回访五个环节的过程控制与监督。及时了解一线员工服务意识、安全意识和工作作风,着力解决班组协调配合、安全管理、敬业精神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现场作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