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吐绿,春意渐浓。
2011年4月19日上午,爱民佳苑社区内,居民三五而聚,或聊天、或打牌、或健身,一派和谐气象。
担任社区网格书记员的林红梅告诉记者,自从社区采取网络化管理措施以来,社区工作模式正在发生着改变,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以网格化措施管理社区,是乌达区新达街道办事处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所采取的措施之一。
去年以来,新达街道办事处针对当前社区管理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新矛盾,积极创新管理模式,趟出了一条加强社会管理的新路子。
网格化管理
力争实现服务全覆盖
爱民佳苑社区是新达街道办事处实施网格化管理的一个试点社区。
办事处将42栋住宅楼划分为6个网格,配备专职的社区网格书记员,每栋楼又实行楼栋长细化管理。楼栋长不仅负责本楼的管理工作,还兼任治安联防员、信息员、社情民意收集员、物业监督员、矛盾调解员。
“这样能及时了解身边居民的诉求和意愿,第一时间反馈给社区网格化书记员,有效地提高了社区服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林红梅告诉记者,一个社区有4000多居民,以往仅靠十来名社区干部入户调查,经常会出现盲区。
“让社区干部有足够精力管理好能承受的最大区域,联网成片,力争实现管理服务全覆盖。”新达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记者采访当日,恰逢爱民佳苑社区的各个楼栋长和部分老党员向网格书记员集中反映近日社区居民的一些困难与问题。
在爱民佳苑社区社情民意工作台账上,记者看到,上面记录的内容大到房产证办理、暖气不热,小到家庭纠纷,件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
“只要社区能够帮助协调解决的,我们决不拖拉和推诿,群众利益无小事!”社区有关负责人语气十分坚定。
通过推行网格化管理,办事处不仅及时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难题,也提高了办事效率,理顺了群众的心气儿,促进了社区和谐。
目前,这项工作正在逐步向辖区的其他4个社区推广。
议事小组
真正让居民拥有话语权
“这是思想的一大转变!”时至今日,一说起议事小组,已退休多年的于子荣仍有些激动。
议事小组对他来讲是新名词,于社区而言,同样是新尝试。
由于新达街道办事处是乌达区采煤沉陷区、棚户区、库区搬迁集中地,在大量居民迁入新居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管理新难题,社会矛盾多、遗留问题多……
“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就得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崔洪波说。
2010年12月,新达街道办事处采取选举、聘用等方式,正式成立了“议事小组”,而小组成员全部是社区居民代表和普通群众。
“办事处只提供专门的办公场所,不参与大家的讨论与会议。”办事处对于小组“议”出来的问题高度重视,根据问题的权限与范围及时加以解决或逐层反馈。
退休家属取暖费的发放、有线电视的开通、老年人交通费的发放……议事小组自成立以来,就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已举办过多次会议。
“经过办事处的层层协调,已有近三分之一的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议事小组组长董锡满认为,这是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居民话语权的一种体现。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有了议事小组这个政府部门与群众交流的平台,使得一些政策、法规以及许多惠民政策及时传递到了居民当中,得到了群众的理解,有效地避免了一些群众性事件的发生。
智能化模式
确保服务更便捷
去年以来,办事处投资20余万元,委托专业公司开发了“三通一平”社区智能管理系统,即社区通、一键通、一卡通和平安社区(全监控)建设。
社区通主要通过短信平台向居民发布政策宣传、民意测评、活动通知等;一键通主要是在电脑中设置一个程序,居民只需按下一个键,即可进入办事处网站,了解信息,加强互动;一卡通的主要功能是实行无纸化办公,公开办事流程,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据介绍,目前,智能管理系统许多功能已研发成功,部分已投入使用,而手机OA无纸化办公系统也于近日投入试运行。如今,凡是社区有重大活动,事关居民办理社保、养老等方面的事务,社区只需运用一个短信平台就可通知到位。
“不仅节省了时间,还提高了办事效率。”爱民佳苑一名社区干部这样评价。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办事处还根据居民需要,在社区开设了心理阳光咨询室、法律服务室、文化书屋等,由原来单一的政府为居民服务拓展为居民为居民服务。
“社区管理重在服务,创新管理就是要尽最大能力为居民提供最好的服务!”崔洪波对此有着更深刻的认识。